2022-06-17 閱讀量:
首屆中國整形外科與再生醫學發展大會成功舉辦
2022年6月11日,首屆中國整形外科與再生醫學發展大會在線上成功舉辦。本次大會立足當今中國整形外科與再生醫學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新判斷,以“探索整形外科學理,推進再生醫學發展”為主題,邀請50余位全國整形外科與再生醫學領域的專家學者、業界領軍相聚“云端”,凝心聚力、共謀發展,共同開啟中國整形外科與再生醫學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與會領導嘉賓、中國工程院院士和相關領域專家通過線上會場參加會議,會議通過網絡平臺同步直播,累計在線觀看人次達32.7萬,同時段在線觀看人數最高達近萬人。
開幕式上,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王辰院校長、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邢若齊副局長、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顧金輝副司長、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整形外科研究所)蔣海越院所長等領導出席大會并致辭。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黨委書記、副院校長姚建紅主持開幕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王辰院校長為會議致辭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黨委書記、副院校長姚建紅主持開幕式。
王辰院校長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本次大會旨在為全國整形外科學界及相關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搭建一個思想交融、相互合作、攜手共進的學術交流平臺,為共同推動整形外科的整體發展承擔更多責任,發揮更大作用。大會聚焦學科體系建設、行業規范管理、醫生職業發展等諸多方面,以促進中國整形外科內涵更加現代化、行為更加先進化、學科更加成熟化為目標,努力為中國乃至世界整形外科的發展探索新路徑、實現新突破。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邢若齊副局長指出,當前整形外科已逐步發展成為覆蓋基本醫療、公共衛生、生物醫藥科技及健康產業等多領域的綜合性學科,學科內涵更加豐富,診療技術更加完善,亞??瓢l展更加細化。推動學科高質量發展,就要求我們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在機制創新、資源整合等方面科學謀劃、整體推進,為整形外科發展之路提供系統性方案,并面向全國推廣普及,持續為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邢若齊副局長
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顧金輝副司長表示,深入推動醫學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目前包括整形外科在內的醫學科技和人才工作仍存在體系建設不完善、資源布局不均衡、專業人才緊缺等諸多問題,“十四五”期間我國醫學科技創新發展依然任重道遠。希望以本屆大會為起點,拓寬新視野、啟迪新思維、交流新觀念,為我國整形外科醫學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賦予更深層的內涵,打造更廣闊的平臺,煥發更強勁的生命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顧金輝副司長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整形外科研究所)蔣海越院所長代表本次大會承辦單位向出席大會的各位領導、專家和同仁表示最誠摯的歡迎。希望以此次大會為契機,凝聚全國整形外科優勢力量,搭建全國整形外科交流平臺,共享機遇、共筑夢想,努力為推動整形外科事業的新跨越、新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整形外科研究所)蔣海越院所長
會上成立了中國整形外科發展聯盟,成立儀式由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整形外科研究所)黨委書記王寶璽主持,與會領導和嘉賓在線上共同為聯盟揭牌。該聯盟由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發起,來自全國31個?。ㄗ灾螀^、直轄市)的59家單位成為首批聯盟成員單位。首批聯盟成員單位以整形外科全國軍地臨床重點??平ㄔO單位為核心,主要由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委員單位及各省、市整形外科臨床重點???、重點學科單位組成。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整形外科研究所)黨委書記王寶璽主持聯盟成立儀式
主旨報告環節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王健偉主持,大會特邀王辰院士、付小兵院士,以及曹誼林教授、田衛東教授、祁佐良教授、蔣海越教授等4位領域頂尖專家作主旨報告。嘉賓們以宏闊視野、深邃思考、精辟觀點,進一步明晰學科體系建設新思考,聚焦學科創新發展新內涵,展望行業前沿新動向,就整形外科的傳承拓新精準把脈開方,為學科未來發展指引前行航向,在與會專家學者中引起熱烈反響。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王健偉主持主旨報告環節
當天下午,首屆中國整形外科發展聯盟論壇拉開帷幕。本屆論壇聚焦中國整形外科學科建設、中國整形外科行業管理以及中國整形外科??漆t師職業規劃三大主題,國內整形外科領域的37位頂尖專家共聚一堂,以不同的視角、科學的數據、權威的分析,共同為中國整形外科發展傾獻金點良策,暢談真知灼見。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整形外科研究所)尹寧北副院所長大會閉幕式上總結講話
首屆中國整形外科與再生醫學發展大會的成功舉辦,既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務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生動實踐。中國整形外科事業發展將繼續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戰略位置,做好頂層設計、加強統籌謀劃,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